琅琊榜:世间已无萧平章,既是遗憾又引人反思
不舍萧平章,可怜萧平章,终究是要半道中猝的萧平章,从《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第一集起,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就在事先张扬的死亡事件中得以率先离开了观众。
海晏编剧、孔笙和李雪导演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电视剧,虽然名为续集实则再创局面。
孙淳饰演的长林王萧庭生,与世子萧平章、次子萧平旌组成了本剧正义担当。
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的是萧平章,正值壮年的他,在军事和政治上均是春风得意,然而天不假年,最大的难关,在于将军百战、沉疴难治。
萧庭生是梅长苏从掖幽庭带来的那个孤儿,他与当今皇帝自幼从小一起长大,而萧平章又是他收养的孩子。
大梁事业的传承,并不以血脉为第一要素,而是精忠报国,特别是长林王府一门都是如此。
萧平章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不管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前线,还是带给妻子蒙浅雪面前的暖意,更不用说在父亲身前则是移动的屏障和进攻的矛头,而于弟弟来说则始终是榜样,甚至是生命的延续。
事实也是如此,为了解救被濮阳缨设计中毒的萧平旌,萧平章不惜牺牲自我来成全弟弟。
黄晓明将这个充满正能量、但又不是只懂得奉献、又有着生活情趣,也能够在危机四伏的政治斗争中做出正确的抉择的好男儿诠释的很是到位。
萧平章是一个浩然正气的伟男子,他是中国屏幕上难得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大丈夫,是孔子孟子所寄予的成仁取义的君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此一段文,自从中学时见得,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其实很少见。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能够推出这么一位符合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角色,是观众的幸运。
古来征战几人回,世间已无萧平章,既是遗憾,又引人反思。
萧平章,这个人,并不以自己是长林王世子而自得,他是与其他人平等而友好的交往,志同道合的前提下,为了大梁朝而彼此砥砺,这是编导心目中的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也是当前中国一再肯定的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仁爱、责任、内心安宁、社会和谐,大梁国不做战争狂人,但也不畏惧战争,不首先发动战争也不意味着在战争中处处受限。
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就是尚未异化的儒家五伦的践行者,所谓五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我们现在说古代、谈道德、讲国学,当然是要寻找正常的而不是变态的社会伦理。萧平章以其短暂的一生,兑现着属于他那个时代的高阶人物的人生责任。
(文/吾嘶)